手机定位查考勤成公司管理新方式 看海外如何考察员工出勤
2018-01-24
15510人浏览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手机定位功能如今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查导航、定外卖都离不了它,但是如果定位用于考勤,恐怕就不那么让人舒心了,然而这已经成为许多公司管理者的选择。

如今,这种移动签到的方式还应用在了开学签到、会议签到等多种场合,非常便利。然而就在大家为它欢呼的时候,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却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天网让雇员们无处躲藏。

据了解,考勤软件目前多种多样,收费也并不高。传统的指纹或者刷卡的考勤机每台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而考勤软件收费却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一般平均到每人也就是10块钱左右,使用者多是员工外勤比较多的企业,不少还加入拍照的功能,这样的做法也多少会让员工心里不太舒服。

那么在其他国家,公司如何考察员工的出勤状况,防止工作时间私自外出或者打着办公的幌子出门办私事?另外,手机定位在哪些情况被允许,又有哪些是属于暴露用户隐私的违法行为呢?

根据2011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澳大利亚有55%的公司使用考勤设备来进行考勤,这一数字和其他国家相比并不是很高。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观察,用手机定位考勤的方式在澳大利亚并不常见。

胡方表示,传统的考勤方式包括打卡考勤或签字考勤。使用签字考勤在澳大利亚很多中小型企业,或一些比较年轻化的企业中比较流行的,而稍微新一些的考勤方式,包括指纹考勤、人脸识别考勤等。手机定位考勤在澳大利亚并不常见。

关于利用卫星定位功能掌握某人行踪的合法性,胡方介绍,在澳大利亚,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的定位已经被运用到很多地方,比如了解的所定的外卖送到了什么地方外卖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经过手机使用者的同意都是合法的;否则,即便是警方取证,这种方式也会受到质疑。

英国的公司或者高校对于考勤的统计方式不尽相同,通常会根据工作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办法,也会想办法防止员工考勤作弊。

但谈到手机定位功能的应用,全球华语广播网特约英国观察员侯颖说,无论是运营商或者是App软件开发商,如果需要掌握用户的定位都需要提前征得用户的同意,否则就涉及侵犯隐私。

侯颖介绍称,有些公司工作时间比较灵活,或需要员工外出谈客户,不需要记考勤。但如果工作时间固定,打卡也无外乎几种方法。首先是刷员工卡,上下班时间由电脑计算统计。为了防止员工帮助打卡,也会推出生物识别系统,大多就是录入指纹,当然有老板时间观念比较强的话,可能会让前台或人力资源部人工统计员工上下班时间。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令人类社会步入到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网络化和透明化也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手机由于具有及时性和随身性的特点,更能暴露个人隐私,无论是运营商或者是APP软件开发商,正常情况下如果需要掌握用户的定位,都需要提前得到用户的同意,所有未经用户允许,而将其定位信息换取商业利益的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用户隐私。

在日本,有些公司使用的是运用GPS设计出的智能考勤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以及配套的手机产品就能让以往复杂的出行经费预算变得简单、准确。因为清晰把握外出人员所处地区,可以更合地安排下属,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

对员工来说,若是外出工作,下班时用手机软件进行汇报即可,不用再回工资打卡,免去了路上的奔波。但如何既发挥手机定位的优势又能保护个人隐私一直是社会讨论的问题,日本总务省也正在设法平衡两者的关系。

日本观察员黄学清表示,这些年来,日本考勤管理已经从用纸张打卡发展到用生理认证,以及用IC卡、交通卡、职员证等方式报告出行情况,下载公司的考勤软件还可以用手机打卡,这种方式尤其受到一些管理者的好评。因为运用手机中的定位功能报告出勤情况,大大降低了虚假报告的现象。作为外出人员,到了下班时间可以直接回家,不用再回公司打卡,因为清晰地把握了外出人员所处地区,可以更合理安排下属,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但不少人担心,这样被上级监控是侵犯个人隐私。一些法律专家提出,应该在考勤软件上设置开关,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并且应该详细的制定规则,既能发挥手机定位的优势,又能保护个人隐私,这一直是社会讨论的问题。为此,日本总务省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能平衡两者的关系。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伪基站冒充10086发诈骗短信 屡曝光为何屡禁不止?
返回>>